基本指标

 
 
 
 

52.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办好学校运动队,组织和参与各级体育比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良率达到本市平均水平。体育场馆设施和管理完善。

为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总书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育人要求,上海建桥学院“三个促进”入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开齐开足体育公共课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提升体育育人成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一、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公共课整合教学、健身、社团、竞赛四大模块,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竞技育人体系,促进在校生意志品质培养。一是技能训练结合日常健身,促进自律意识与坚强意志培养。体育公共课开设篮球、击剑、帆船、拳击等选修项目,精讲多练,帮助在校生掌握1-2项竞技技能;开展课外健身活动,要求在校生每学期至少完成12次长跑,男生每次2000米、女生每次1500米;技能达标程度与长跑完成情况计入成绩考评,督促学生提高自律意识,体育活动常态化,不断强化身体机能,践行吃苦耐劳与坚毅顽强精神。二是加强体育社团与运动队建设,促进集体主义与拼搏精神培养。体育社团建设注重综合素质拓展,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学习与他人交往,为毕业后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如:与临港四校及滴水湖水上运动中心共建大学生帆船俱乐部,聘请奥运冠军徐莉佳任总指导,依托帆船运动提升社员团结协作、尽责抗压等能力。校运动队建设强化品格锻造,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鼓励学生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同时大局为重、以团队荣誉为先。如:校篮球队每周坚持5次2-3.5小时高强度训练,连续3年挺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赢得首届上海校园篮球赛联盟杯冠军。三是承办高级别赛事,促进规矩和规则意识培养。先后承办第二届中国大学生中国式摔跤锦标赛、首届“建桥杯”临港高校大学生拳击赛等赛事,邀请国家级或国际级裁判担任评委,各环节按照职业化标准设置,推广竞技项目与体育文化的同时,打造训练学生遵守各类程序与规范、养成规则意识的高水准平台。


[校乒乓球队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 乒乓球比赛”一等奖]


二、“名师赛事”育人氛围,弘扬体育文化

打造“临港·建桥”围棋文化周特色品牌项目,提升文明校园建设水平,促进智运文化育人。一方面,大力推广围棋等智力运动,丰富校园生活。学校与中国围棋协会、上海棋院合作,主办“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历经16届赛事,成为国内最具传统和规模的女子围棋头衔战。成立建桥围棋队,建设成为上海唯一一支队征战围甲联赛的队伍。围棋文化周期间,举行围甲临港专场、“建桥杯”公开赛、名师指导棋、智力运动会等活动,邀请“棋圣”聂卫平、常昊九段、芮乃伟九段等知名棋手莅临,使以围棋为主的智力运动得到进一步推广。


[围棋专业学生观摩在在校举行的围甲联赛]

[上海棋院副院长刘世振为建桥围棋专业学生做围甲比赛大盘讲解]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国家围棋队总领队华学明(左)为学生指导下棋]


另一方面,立足前沿普及文化,提升在校生综合素养。如:邀请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林建超将军做《智能围棋时代的文化解读》,面向全体在校生普及围棋运动所蕴含的对立统一宇宙观、行棋关系与进程的辩证思考等哲学内涵,讲解“后AlphaGo时代”人工智能围棋体现的战略博弈思想。

三、体智融合育人目标提升体育效能

“课程思政”融入竞技育人与智运文化育人,不断提升体育育人效能。一是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在体育公共课中加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事迹宣讲,组织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体育偶像,强化在校生爱国主义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力争上游,永不言败”拼搏精神的认知培育。二是拓展课程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在传播学专业下开设围棋方向课程,以“崇礼尚道”为价值引领,培养围棋教学、围棋媒体内容采制、赛事组织、棋校俱乐部管理、相关文化推广等领域的跨专业人才,并在全校层面开展围棋技能与文化教育,以围棋教学为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2019年5月,校围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并与《围棋天地》杂志、《弈客围棋》、同雅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大力推进围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签约]

[周星增董事长(右)为上海市文创办专职副主任、上海社科院二级研究员强荧颁发主任委员聘书]


佐证材料:


棋界、媒界、学界共同推进围棋人才培养


校乒乓球队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 乒乓球比赛”一等奖



  53.学校卫生机构健全,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100%。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控烟工作达标。

校医务室以上级卫生部门“依法执业”为指导思想,强化“医教结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准则;结合学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把学生健康安全放在首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卫生、防疫监督管理及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防病意识,提高同学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1、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校级领导小组,有突发传染病、食品卫生安全、污水处理等紧急预案;强化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疗行为操作守则,严格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医疗废弃物和医疗污染物的有关规定执行,定期有上海市环保局指定的康环医疗废弃物运输公司专业人员上门收集,保持学校的校园环境的洁净。

2、角色定位与服务宗旨医务室是个服务性窗口,“服务育人”始终贯彻工作之中。医务人员用细心、热心、耐心的态度接待每一个患者,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2017年,门急诊接待量共计28910人次,日出诊25人次,夜出诊95人次,腹泻登记219人次,对有38.5度以上904人次发热病人、严重疾病、急诊、转诊等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与其辅导员联系,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防患于未然。2018年,截止11月30日,门急诊接待量共计25390人次,日出诊403人次,夜出诊88人次,腹泻登记219人次,对有38.5度以上754人次发热病人、严重疾病、急诊、转诊等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与其辅导员联系。大学生门急诊医疗保障,每周三进行校外就诊费用报销,受理医疗报销共计1483人次。每周四意外险受理共计95人次。每次报销不厌其烦对学生讲透政策及就医指导,避免学生乱投医与过度投医。

3、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大型体育比赛、招聘会等:1)新生体检:

  

[体检、接种疫苗现场]

2)军训保障:在军训之前做好安全预案,医、食、住、行方面的温馨提示。3)新生疫苗接种:积极宣传和动员新生“麻风”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减少患病率4)献血:配合团委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有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完成春秋两季献血任务医务室医务人员提前布置会场,急救药品和设备齐全,为无偿献血的同学们提供最有力的安全保障。5)体育保健课审核6)复学材料审核7)医保及意外险参保

4、贯彻以防病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每个体检异常的新生督促复查及跟踪随访。肢体残疾、躯体畸形、胸部手术后、心脏病、哮喘、肾病等基本落实了体育保健课;肺部异常、肝功能异常、血液常规异常及时发出了复查通知,也因为不断的跟踪及时发现了有肺炎久治不愈而炎症演变成肺结核病,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时也做到了密切接触者的早筛查。

5、慢性病管理:有兼职管理医生,有年度计划和总结,主要面对面咨询,肝功能异常、肺部异常、其它如癫痫、哮喘等有专人跟踪随访,并有随访记录。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专人兼职管理,有年度计划年末有总结。宣传形式有黑板报、LED显示屏、后勤新闻网站、微信平台、讲座等,宣传对象全校师生。内容有学生医保政策、献血小常识、预防肺结核、肝炎、水痘等传染病知识确保让更多教职工掌握更多的防病知识,不生病或少生病,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

7、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医务室发现传染病后及时传报和消毒隔离,责任落实到人,不使疾病传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对重点发热及疑似转诊并跟踪随访,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六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早管理。

8、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医务室人员的自身技能: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与业务水平,医务室积极组织内部培训,参加市疾控324日肺结核宣传日、12月1日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浦东卫协药品管理、防感染、市红会急救技能培训、市教委传染病专题培训等医务室带领全体员工开展初级急救、创伤救护等技能训练


佐证材料:

1.上海建桥学院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