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标

 
 
 
 


  4.规划、部署和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和“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有制度、资源保证。


2019年6月:空瓶子可以自动进行压缩,香蕉皮可以自动分类处理……近日,在第二届“教学节”暨2018年度“课程思政”成果展上,获得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家用智能垃圾桶”,利用独特的喇叭形传输带分离系统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将垃圾分离后再识别分类,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引来师生围观,颇受好评。  

如何将教学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科性民办大学,学校始终把本科教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一方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党委书记江彦桥在“教学节”暨2018年度“课程思政”成果展开幕式上指出,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在学生培养、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事业发展及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根本地位和核心地位,形成教师热爱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全员关心教学的良好氛围。

在教学节期间,学校举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流与展示、教师教学竞赛校级优秀教师汇报展示、“系主任说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说课竞赛等各类活动,旨在营造“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教师之间教学教学经验交流、成果分享创造条件,为提升教师教学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

“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也要跟学生一样,保持不断的学习,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校长朱瑞庭表示,学校举办教学节,就是引导教师崇尚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在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陈苏婷看来,上好一堂课不光把知识讲的生动,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学好每一节课是学生的底气的话,那么上好每一堂课也应该是老师的底气。

为将专业教育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把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流与展示中,信息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机电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代表分享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广告系专业教师李平从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公益广告入手,将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的原型人物—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主任李鲁萍医生邀请至“课堂”,讲述了医务工作者背后的责任,传递公益广告正能量,为在场得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不断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时代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自去年起,决定每年举办一次教学节活动,表彰在教学、育人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凝聚本科教育共识,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佐证材料:

1.学校举办教学节营造本科教育育人氛围



5.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思政课得到重点建设,教学改革有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符合《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规范(2019年版)》。学校和院(系)主要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

 加强马院建设 14日下午,建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在图书馆S417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涵锦教授,教育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丁晓强教授,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桂芳教授和汪青松教授出席会议,对马院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即以雷锋精神研究为平台,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视角拓展雷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研究,从而将建桥学院特色的雷锋精神研究辐射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

 

[会议现场]

 

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为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也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3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航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单丽博士到校为学生做“古道传奇——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从“丝路的想象”到“丝绸的名义”,再从“前世之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China与世界”,最后到“今生之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东西方货物交换和文化交流阐述的详尽之至,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学校和学院主要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一次。

[2019年10月9日,我校校长朱瑞庭为商学院19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讲授了一堂精彩的《形势政策课》,课程围绕“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改革开放”展开。]


6.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拓展“中国系列”课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条件的高校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

  上海建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育人高度、深度、效度上下功夫,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

一是把握育人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稳步统筹推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上海建桥学院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方案》:各部门依托专题学习、主题党日、“7+3”支部生活、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等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落实“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求。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依据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深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不断提高“课程思政”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是挖掘育人深度,创新教育路径。以成果为导向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融入三个课堂。抓牢第一课堂,结合雷锋精神与“感恩、回报、爱心、责任”校训精神,提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爱党爱国,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护环境”7个“课程思政”指标点。每门专业课至少支撑1个指标点,根据育人要求进行“预期学习成果→教学实施→学习评价→成果达成度测评→反思改进”设计,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价值熏陶。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会计学》等课程注重专利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教育与职业精神养成。用活第二课堂,一方面,结合学习型社团建设与志愿者活动开展“服务学习”实践,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学校、社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践行“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理念。如“糖尿病的社区健康管理”项目服务临港社区,提供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培训;“公益广告制作”项目服务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拍摄弘扬医德医风公益宣传片,突出敬业奉献主题。同时,打造文化育人精品项目,开展“中华颂”大赛、“建桥杯”时政与党史知识竞赛、“弘扬雷锋精神”文创征集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润养心灵。建设网络课堂,唱响主旋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开设微信公众号,《奉献中国》等综合素质类课程完成在线建设,形成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掌上雷锋馆育人阵地。目前,第一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已完成中期验收,共有校级课程13门、院级课程27门、“服务学习”7项,引导学生发挥专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聚焦育人效度,加强队伍建设。挖掘岗位育人要素,凝聚育人合力。构建“三位一体”格局,专业教师、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助理组成全员育人队伍,从思政教学、专业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提升育人能力,逐步完善全方位培训体系,面向校党政领导、中层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开展系统培训。目前,学校已成立9个教师成长社群,同时建设辅导员研修基地,举行专家讲座,推进专项研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组织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参与各高校主题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思政队伍的思想认识、政治素养与育德能力。拓展共建平台,先后成立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党建与思政研究会,连续举办三届“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工作”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育人课堂主渠道建设,共画 “同心圆”、共聚 “精气神”。

 

7.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或意识形态动向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海建桥学院把“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作为办学使命,把“雷锋式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把握95大学生性格特点与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思政工作针对性与有效性。

第一阶段,面向入校新生,聚焦雷锋精神认知培育。通过“学雷锋”的主体滑屏、参观雷锋馆、读雷锋日记、感恩教育、文明修身等活动,使新生尽快融入以学雷锋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感知校训的内涵,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第二阶段,面向在校生,引导学生学习雷锋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提升职业素养、专业能力。通过“课程思政”加强价值引领。通过党校学习、参加党史知识竞赛、观摩党史剧展演等活动加深对党的热爱。同时聚焦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通过校园学雷锋平台和品牌化志愿者服务基地,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帮助身边学习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的精准帮扶活动。与学校老师一起去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考察,接待来沪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学生代表。为敬老院提供自愿者服务。参加净滩活动,树立绿色发展意识等。

第三阶段,面向毕业班学生,把倡导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与毕业生教育相结合结合。倡导学生发挥特长、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锻炼专业技能,精准对接专业和行业需求,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学校将雷锋精神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时代内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了鼓励同学们创新创业,学校在雷锋奖之外还增设了“建桥十大创新创业之星”评选,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使同学们认识到,雷锋精神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学雷锋不只存在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应把践行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目标与动力,时刻笃行。


佐证材料: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授课又有新形式

 


  8.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研讨会、讲座、印刷出版、广播电视、原版外文教材引进和使用的审核管理制度,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正确思想舆论导向。

学校重视主阵地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材使用、教学过程督导制度;建立规范的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研讨会、讲座审核管理制度;持续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对在课堂教学中传播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态度顽固、不听教育劝阻的,要果断视情调离、解聘;加强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教师培养教育,使其对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有充分的辨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