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标

 
 
 
 

  56.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3.5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和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师生员工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4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上海建桥学院建校以来,坚持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通过融入课堂主渠道、开展志愿活动、设立雷锋奖章、建设雷锋馆等,使学雷锋从“一天学”变成“天天学”,使培养和成为“雷锋式大学生”得到广大师生高度认同与自觉践行,也获得了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学校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载体平台和成效机制建设,使弘扬雷锋精神与办学定位、育人目标紧密结合,成为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效载体。


一、实施背景:确立“雷锋式大学生”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在我国,雷锋的光辉形象家喻户晓,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具有跨越时空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丰富历史和时代内涵的宝贵精神财富,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传承。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充分说明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契合。

上海建桥学院目前在上海民办高校中规模最大、在校生最多。学校在办学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在名校荟萃的上海,作为新生的民办高校要有立足之地,就必须找准定位。在举办者周星增董事长“平凡善者、从我做起”理念影响下,学校把“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作为办学使命,把“培养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雷锋式的劳动者”作为办学目标,十多年来,不断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之成为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推进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有别于公办高校同龄人的个性与心理特征。

学校对历届新生进行“16PF人格因素测验”发现,建桥学生在“聪慧性”“独立性”“紧张性”等方面的表现比公办高校同龄学生差一些,但在“乐群性”“兴奋性”等方面的表现明显要好一些。这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更容易与人接近、喜欢与人共处,比较愿意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为了正面引导学生发挥长处,弥补弱项,学校坚持“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三结合,全方位开展学雷锋德育活动。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上海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学校进一步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中心,构筑整体育人格局,强化在校生优良品德养成。

二、主要做法:以弘扬雷锋精神构筑整体育人格局

1. 课程育人:弘扬雷锋精神融入课堂主渠道

借助思政课理论教学、《奉献中国》系列课程等载体,使学生体会“感恩,回报,爱心,责任”校训内涵,了解雷锋生平及其热爱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探讨“新时期我们怎样学雷锋”。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雷锋精神元素。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过程中,在讲授到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时,任课教师以雷锋精神为例分析雷锋精神的认识论根源。课前辩论, 正方的题目为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因为雷锋本身是有良知、愿意助人为乐的人,反方的题目为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雷锋的成长经历塑造而成。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评论,讲授什么是科学的实践观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从认识论层面解读雷锋精神,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释雷锋精神延续半个世纪的根源。

二是强化思政课实践育人功能。雷锋精神产生的根源是“感恩”,其核心内涵是“为人民服务”——新中国使雷锋摆脱贫苦,吃饱穿暖,上学读书,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感恩之心促使他不断积极上进,回报国家与社会。建桥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加入“感恩教育”环节,旨在使学生体悟养育之恩,认识所肩负的家庭责任。新生入学后第四周,经历了军训与独立生活的第一个月,思政课教师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将“暴走妈妈”等社会案例与学生高考、离家、求学等人生经历结合,在课堂中开展感恩教育,要求学生写“感恩信”,将手稿寄给父母,将电子稿作为作业上交。在回信中,多数家长欣喜于孩子的成长,希望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有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栋梁之才。家长们表示,感恩教育带给学生极大的正能量,他们在感受子女成长的同时,也高度认可了学校的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包含“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两大模块。“志愿服务”旨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他们将家庭责任感上升为社会责任感。在感恩父母基础上,学生前往福利院、残障人士养护院等机构服务,记录心得,将接受感恩教育、撰写“感恩信”过程中体会到的爱传递给弱势群体,树立关怀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社会调研”内容包括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国际关系、改革开放建设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会公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等方面,旨在促使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建国以来成就,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三是开设《奉献中国》课程,落实总书记“四个正确认识”要求。

学校推出《奉献中国》思政选修课,由董事长、校党委书记、相关领域专家等组成讲师团,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青春使命梦想”为主题引领,与全校学生共同探讨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今天的大学生如何与时俱进学雷锋”等问题,进而讲解“一带一路:中国智慧,大国担当”、自贸区建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深海潜水科研成就等内容,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社会与个人,理想与实践关系角度来教育引导学生,落实总书记“四个正确认识”育人要求,鼓励学生把弘扬雷锋精神落实到奉献中国的实际行动中,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2. 实践育人:雷锋精神融入德育实践活动

十周年校庆之际,校园中心树立了一座雷锋铜像,采用身背书包、阔步向前的大学生雷锋形象,并在“雷锋”手持书本的封面上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寓意“为人民服务是一本历久弥新的大书,值得每个人认真研读。学校也通过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将弘扬雷锋精神常态化、长效化。



[2010年,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等领导为雷锋像揭幕]

   

一是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校团委成立上海建桥学院雷锋志愿服务队,下辖各二级学院支队,与上海科技馆、紫罗兰小学等30多家社会单位合作,共建志愿者服务基地,年平均参与志愿服务人次达到5000左右。校科技馆志愿服务队连续十一年获评“上海科技馆志愿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校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获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19115-10日,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建桥学院共有176位同学担任进博会志愿者,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80余人。此次建桥“小叶子”人数不仅在沪上高校内中居于前列,而且因首届进博会的优异表现获团市委肯定,本次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33个问讯处岗均有建桥“小叶子”担纲。

[参与进博会服务的建桥学生志愿者]


二是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升。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与浦东万祥镇敬老院结对,开展“心连心”关爱活动,组织该院护理专业学生每学期定期前往敬老院,了解各位老人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为他们量血压、体检,讲解保健养生之道,教授一些方便实用的生活技能,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洁衣物、寝具信息技术学院成立学雷锋服务站,组织党员学生定期为全校师生免费维修电脑、移动硬盘、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以专业技能提供志愿服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参与公益海报设计,宣传救助贫困儿童、解决城市垃圾污染难题,入围“申通高德公益创作年展”,在上海地铁中山公园站内署名展出。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广告专业学生参与公益广告设计,获得行业认同,促使市文明办决定将上海市公益广告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落户。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服务学习”综合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为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志愿服务了解行业趋势,为职业发展开拓渠道,同时践行“关怀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

3. 文化育人: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师生激励评价与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生培养上,学校推出“文明修身0学分”课程,要求所有在校生均须参加至少一学期以清洁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目前,已有29个批次2万多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校将学雷锋志愿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凡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累计满30小时,可获2学分;设立“弘扬雷锋精神金银铜质奖章”,表彰激励在志愿服务等方成绩现突出的学生和教职工,并通过校园网、易班、建桥微信公众号宣传其先进事迹,至今已有近7400多人获奖。在教师规范上,强调专业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每位专业教师至少要担任一个班级的专业导师,承担一项学生服务项目,并设立教师雷锋奖,鼓励在校专兼职教师积极探索弘扬雷锋精神融入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师生共举学雷锋讲奉献,已经成为具有建桥特色的校园文化标识,成为建桥的文化基因。

[文明修身进行时]

[弘扬雷锋精神金银铜质奖章]

[2019227日,上海建桥学院举行2018年度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师生表彰大会暨第三届“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会上,为学雷锋的师生个人及团队颁发了700余枚雷锋金银铜质奖章,上海市青年志愿服务基地也于当天在建桥揭牌成立。]

[20191121日,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新雷锋、上海市杰出志愿者、上海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奖、2018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拥有“上海最美志愿者”称号的张志勇做客上海建桥学院,作“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力量”报告。]

   

二、初见成效:培养与成为“雷锋式大学生”得到广泛认同与自觉践行

学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成为“雷锋式大学生”已得到建桥师生广泛认同与自觉践行,显著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1. 雷锋金质奖章获得者”成为优秀学生的标杆

学生从刚入学的懵懂、对国家时政漠不关心,到毕业前夕踊跃应征入伍,参与西部计划等国家项目,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学校连续超额完成征兵任务,累计向部队输送600多名优秀学生;学生普遍以拥有志愿者服务经历为豪,生均在校服务时间达10小时/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学校累计有40多名学生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西藏、贵州等地服务,获得当地广泛好评。曾获“雷锋金质奖章”的优秀校友代表马世华毕业后选择到西部贵州绥阳县希望小学支教,“每天上下课都经过学校雷锋铜像,我感觉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努力,为他人带来帮助,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正是雷锋精神的引领,坚定了她参加志愿服务西部的决心。除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她还运用专业知识,帮助该县洋川镇筹备举办电商节,助力当地经济发展。“马老师,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刘庆杰就是马世华在山区支教的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外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面对生人,他十分羞涩,在马世华面前他却倍感依赖。当西部服务期满一年后,她毅然决定继续扎根支教,“我希望用知识和爱为孩子们飞出大山的梦插上一双翅膀。”马世华坚持着自己的大山支教志愿梦想,选择永久扎根西部,在磨砺与成长中绽放青春。


2. 培养“雷锋式大学生”成为教书育人共识

机电学院刘立华老师组建3D打印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室24小时向学生开放。为了辅导学生,身为“超级奶爸”的刘立华将家中的幼女哄睡后,家在远郊的他又常在晚间赶回学校,与同学讨论问题到深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周末和寒暑假都用在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上,用自己的执着和严谨,坚持着自己的工作。他指导的学生屡获市级学科竞赛奖项,如上海市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创造杯”大赛一等奖等。“教师是一种职业,而职业就是一种责任。我既然做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对我的学生负责,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技能、多得一点实际利益的事,我就多做。”他还积极服务周边社区,牺牲暑假,组织同学设计研发3D打印、机器人启蒙等课程,为南汇新城镇地区中小学生义务授课,使小朋友们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设计变成机器人程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小朋友们参观3D打印工作室]

[刘立华老师为小朋友们上机器人启蒙课]

   

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信息技术学院徐方勤老师用他的潜心钻研、满腔热忱和大爱无私,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有一名来自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生由于未能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长期陷入厌学、颓废的消极状态。徐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跟他分析利害关系,让他走出了迷失的自我,帮他重新规划人生道路,启发他树立目标,指导他参加学术研究活动,发挥特长,并定期走访寝室,关怀其学习、心理状况。在徐老师帮助下,卢海峰同学渐渐走出了迷茫,勤学苦读,先后考取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生父母感激地说:“徐老师,是您挽救了我们的孩子!” 他用自身的人格形象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

3. 雷锋馆”成为师生精神成长殿堂

雷锋精神已成为引领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学校把校史馆辟出一半面积400多平米建设上海高校首家雷锋馆主题纪念馆,定位于以多元化方式展示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展示建桥学雷锋德育教育实践成果,弘扬融于日常生活的雷锋精神,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学雷锋常态化、长效化。


[建桥雷锋馆入口(外)]

[建桥雷锋馆入口(内)]



开馆两年多来,建桥雷锋馆已接待来自临港各高校、全国各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参观者近两万人次;校各级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经常在馆内举行学雷锋主题班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建桥“奉献中国”系列课程第一讲“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青春使命梦想”亦在此举行。在此期间,来自各二级学院与专业的近40名学生组成了一支以“雷锋馆讲解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以贴近在校生、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雷锋故事”与“建桥师生学雷锋的故事”,受到校内外好评,同时承担馆内日常运营、参观来访安排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使雷锋馆成为建桥、临港乃至上海地区弘扬雷锋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有效平台。


[各地来宾参观雷锋馆]

[学生志愿者介绍展出内容]

   

四、体会思考:以“三个融入”不断提升整体育人成效

在雷锋精神引领下,上海建桥学院先后获得“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用人单位对建桥毕业生普遍评价是有爱心、有责任心,乐于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实勤勉,敬业奉献;“弘扬雷锋精神,推进思政育人”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学校成立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将着眼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深化探索。

1. 进一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雷锋精神融入“三个课堂”

上海建桥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将雷锋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渠道;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使践行雷锋精神蔚然成风。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31号文件要求:抓牢“第一课堂”,以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推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与亲和力,教育引导专业课教师主动做到“四个统一”;用活“第二课堂”,统筹建设“雷锋文化”,打造大学生社会服务平台,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引领“网络课堂”,形成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掌上雷锋馆“一体两翼”式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

2. 进一步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把雷锋精神融入建桥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设立雷锋奖以来,共有7400多名师生获此殊荣,充分体现了制度建设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学校正在尝试将根据民办学生特点,把雷锋精神植入学生核心素养内容中去,充分注重学生学习成果,长期跟踪反馈,借助有效方法,使思政工作可操作化、可评价化,从而形成“目标—设计—实施—评价—改善”完整体系。同时,在教师中也启动“雷锋奖”的评选,激励更多的教师把教育奉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辐射作用,把雷锋精神融入区域党建联建工作

以建设雷锋馆为契机,学校将进一步整合雷锋馆、雷锋广场、雷锋林等文化设施,统筹推进,辐射周边地区;加强与“两新”组织党建联动,广泛开展以学习宣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演讲赛、读书征文、座谈会、电影展播、文艺演出等活动等,使雷锋精神在区域共建中凸显独特的文化魅力



佐证材料:

1.上海建桥学院“小叶子”圆满完成第二届进博会志愿者工作

2.【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是责任指引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我校举行2018年度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师生表彰大会暨第三届“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